close

內容來自qq新聞

“分與合”:金融監管變革新竹小額借貸快速撥款



柏可林 攝

改革要摸著石頭過河。

金融監管改革的“石頭”就是金融系統的穩定。這條改革的“河流”裡,有行業監管部分的權力博弈,有金融機構的市場爭鬥,有市場風險敞口放大的擔憂,如此種種,影響著一行三會的合與分。

有媒體報道指出,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三者的整合可能從2016年二季度開始,“三會可能最終由央行領導”。

一行三會的分與合,市場已討論過幾輪,此次聲音尤大。這是因為,《“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

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統籌協調”字眼一出,“一行三會”合並之猜測就多瞭起來。

11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指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具體改革方案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制定。”

《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和獨立研究者,目前監管融合有三個思路:一、合並為一個“大金融監管局”;二、仍各自分開,但在它們之上再設上一級的統一機構,管理一行三會;第三種,隻設一行一會。

其中,設一行一會的思路得到的支持最多,有兩種思路:一、保留目前三會,在三會之上設統一協調委員會;二、把三會融合為一會。目前這兩種思路仍難見分曉。

當前咋監管

“一行三會”構成瞭以機構監管為特征,以合規監管為重點的分業監管體制

目前的“一行三會”監管制度是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基本思路是,按照美國在上個世紀30年代形成的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模式。1983年,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1992年,成立瞭證監會,1998年10月台北信貸銀行業務,成立瞭保監會,2003年4月成立瞭銀監會,至此,形成瞭目前“一行三會”構成的以機構監管為特征,以合規監管為重點的分業監管體制。

但是,近年來,金融業混業經營趨勢明顯,這與分業監管理念形成瞭沖突。比如工商銀行收購金盛人壽,平安保險全面收購深圳發展銀行,中國人壽參股最大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也參股瞭廣發銀行,國開行收購航空證券,更名為國開證券等。此外,螞蟻金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正在打破銀行與證券、信托等業務的界限,傳統的金融業轉型壓力大增,被逼著不斷地加大混業經營力度,銀保、銀證和保證之間合作的產品推陳出新。2015年以來,混業經營的步子邁得更大。光大、平安、浙商、廣西北部灣、寧波、包商、南昌、民生和江蘇銀行的資管或投行部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質。

為瞭適應金融機構業務范圍上的拓展,“一行三會”聯合監管也設立瞭聯席制度。

2007年1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傢寶的講話中提出,“完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監管協調配合”。當時,有傳聞稱在之上設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據悉經過多次內部討論後,最終決定目前暫不建立這樣的部門,而是要做實監管協調機制。

2008年,央行要求,央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建立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以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形式,加強貨幣政策與監管政策間以及監管政策、法規間的協調,建立金融信息共享制度。

2013年,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文件表示:“聯席會議由人民銀行牽頭,成員單位包括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必要時可邀請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參加。人民銀行行長擔任聯席會議召集人,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組成人員。聯席會議聯絡員由成員單位有關司局負責同志擔任。聯席會議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的,由所在單位提出,聯席會議確定。”

“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人民銀行,承擔金融監管協調日常工作。”國務院文件表示,“不改變現行金融監管體制,不替代、不削弱有關部門現行職責分工,不替代國務院決策,重大事項按程序報國務院。”

為什麼要改

現行獨立監高雄左營農地貸款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中國金融業混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第三季度,資本市場大幅波動。高層表態,“近來頻繁顯露的局部風險特別是近期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說明,現行監管框架存在著不適應中國金融業發展的體制性矛盾。”

近期,中共中央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加強統籌協調,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國際標準的監管規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在演講中說,“金融領域其他的改革進展並不好,比如監管體制的改革,這方面的改革滯後。如果不能夠配合進行其他經濟方面的改革和法治體系的建立,金融改革的單項突進是不能持續的。”

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巴曙松表示,6月份的股災是引發監管改革的導火線,如果沒有一個機構能掌握完整的狀況,官方決策就會非常被動。

新上任的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2014年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時提出,應該建立起統一的金融監管委員會,全面統籌協調宏微觀審慎監管,全面構建包括貨幣政策、監管政策和信貸政策在內的“三位一體”的宏觀審慎政策新框架。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出席大梅沙論壇時稱,金融業分業監管面臨嚴重挑戰。當務之急是,應由總理或主管金融的副總理擔任由“一行三會”組成的金融監管協調部級聯席會主席,將成員單位擴大到發改委和財政部。成熟後,將“一行三會”合並設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研究員魏加寧指出,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最大的結構性風險就是:一邊力推混業經營,一邊堅持分業監管不變。他稱這種監管體制和經營體制的錯位非常可怕。

有哪些建言

一、解散一行三會,成立“大金融監管局”;二、保持一行三會,但在上面設一個統管機構;第三種,隻設一行一會

“一行三會”怎麼合怎麼改呢?是合並,成立一個覆蓋全部金融業的“大總局”,還是保持三會獨立,在“三會”之上成立一個委員會?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一直都呼籲三會的合並,建議金融監管格局由現在的“一行三會”改為“一行一會”,將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合並,成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金監會),形成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金監會統一監督中國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格局。“我代表的一種思路,人民銀行主要負責貨幣政策,管理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有一定監管職能。但其他的銀行風險和資本市場的監管,放在專門的監管機構,把三會合起來,成立中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魏加寧,不贊成把“管貨幣的”與“監管”合在一起,即不贊成央行與監管機構合並。他指出,當初銀監會從央行分離,就是為瞭防止“同步震蕩”,即防止銀根與監管同步縮放,由於監管力度直接影響貨幣乘數,若基礎貨幣與貨幣乘數同步放大或縮小,容易引起過度調節。此外,“一行三會”合並亦將面臨非常強大的現實阻力,因為這等同將監管部門格局完全打破重來,將導致利益重新分配及裁撤冗員等結果,很難取得監管機構支持。

“不能讓銀行業影響貨幣政策。銀行當然希望從央行得到盡可能低利率的貸款,央行基準利率越低、貨幣越寬松,銀行的利潤越高。”美國伊略艾特管理公司總裁Mark Daniel Elliott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享歐美經驗:“在美國和歐盟,央行被有意設置得離政治越遠越好,以使貨幣政策,盡可能少受在任政客的短期目標的影響。”

魏加寧說,“現在有人說統統地拿到中央政府那兒監管,我認為這是有問題的,監管的信息鏈條很長,傳遞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問題,容易出現信息失真。”

在魏加寧看來,“金融監管將來應該分三級,全國性的金融機構金融交易所,應該中央政府統一監管;地方性的商業銀行地方性金融機構,應該交到省裡;而那些準金融機構,小貸公司、典當行,應該交到市一級。”

中央匯金副董事長、清華大學國傢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李劍閣透露,未來中國很可能采用接近(金融)危機後英國所采用的金融監管架構,“下一輪金融監管框架的改革,應該建立以央行為核心的審慎監管的架構,將來有可能是央行下設一個貨幣政策委員會,一個金融政策委員會。”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指出,監管改革並不是把“一行三會”合並這麼簡單,銀行、證券、保險、信托這四個行業應秉承不同的監管原則,“改善當前監管體制首先需要轉變觀念,認為應該統一對金融產品的認識、克服當前“一行三會”的地盤意識、確立央行在金融業中的主導地位。”

《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多位首席經濟學傢,他們多表示,目前仍然在思考和研究,暫時還沒想到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說,“分業監管和合並監管就像是管理學中所對應的兩種協調方式,前者像是通過外部市場化手段,後者則是通過企業內部上下級命令的方式。究竟哪種方式更合適,就要找到這兩種方式的最佳邊界。所謂的最佳邊界,就是權力、責任、利益的統一體,就是監管機構的職責、權力,以及其可操用的工具之間的一致。”

機構怎麼想

銀行目前跨界做保險、證券的需求很大,利於銀行拓展為綜合金融集團,一行三會融合,對銀行肯定是利大於弊

《國際金融報》記者分別采訪銀行、證券公司、股權投資基金、互聯網金融公司,基本希望聯合監管,但證券公司希望政策支持創新創業企業的力度更大。

“現在雖然有聯席制度,但機制較弱,沒有強制性。雖然統一報表,但監管又交叉。銀行下面的保險公司要匯報給保險公司,效率低、成本非常高。”交通銀行銀行發展研究部副總經理周昆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瞭三點好處:銀行是金融的大頭,聯合後也仍然占比較大比重;銀行目前跨界做保險、證券的需求很大,利於銀行拓展為綜合金融集團;銀行是監管最嚴格的環節,證券較靈活,如果與證券按一個標準監管,銀行監管肯定會適當放松。

在周昆平看來,“一行三會融合,對銀行肯定是利大於弊,目前銀行業監管最嚴,證券業比較靈活,如果用銀行標準要求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恐怕要退讓,所以為瞭統一,銀行監管應該會放松。保險業因為較小,可能會受限制。”

那麼證券公司怎麼看?

“關鍵看中央對聯合監管的定位。” 興業證券公司不願具名的首席行業分析師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證券是最小的,銀行、保險都比證券大頭,全牌照對證券公司非常不利,銀行十幾萬億規模,渠道是政府給的,一直在制約證券行業。如果合並後銀行權力繼續擴大,對證券公司就很不利。”

“中國經濟需要依靠創新創業,但銀行是不願意借錢給創業公司的,誰有錢有勢,銀行才願意借給誰。所以這就要看中央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如果中央更加重視證券對企業創新創業融資、調節市場供需的作用,給證券行業更大空間,那融合監管才有意義。”

同樣是支持創新創業的創業投資基金,也期待“一行三會”完全融合。“融合起來可能是好事!”青年天使會創會會長、樂博資本創始人楊寧,在國外接到《國際金融報》記者電話時,立刻表示全力支持,“他們合得越緊密,對市場越好!現在各個部門利益爭鬥,各自都拼命刷存在感。”

新興金融業態如互聯網金融公司,怎麼看未來金融監管改革?點融網副總裁李青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說,“這些改革對P2P公司的影響,估計還要一段時間,現在的監管也沒什麼不好。但有監管總比沒監管好,監管提升肯定是好事。”

“但要把央行跟監管機構合成一個機構,有點荒唐。一個是管貨幣的,一個是管監管的,怎麼能混為一談?央行應該保持獨立性。至於其他三會的合並,對P2P公司而言,暫時沒看出什麼區別。”李青告訴記者。

監管管什麼

監管框架和監管組織的設計要服從於監管理念,要在金融產品的本質上獲得統一認識,克服監管方面的地盤意識,真正實行功能監管

單純討論一行三會的合並,不一定能解決監管問題,最重要的是搞清金融監管的理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表示,“形式應服務於內容,監管框架和監管組織的設計要服從於監管理念。先確立瞭風險管理的監管理念,再以此來明確監管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關鍵是要看監管的理念、功能,是否能與監管的權責對應,如果目標對應,那麼不論是合並也好,還是分拆也好,都能實現監管功能。”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高西慶表示,“反對目前合並一行三會,如果把它合起來的話,以我們目前的公共治理系統,出的問題比能夠解決的問題多很多,超級監管系統的出現可能會讓市場無所適從。”

他認為,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是兩回事,不能放在一塊說。監管獨立性很簡單,就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落實讓市場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監管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保護投資人的利益,穩定市場。

吳曉靈稱,關鍵是要在金融產品的本質上獲得統一認識,克服監管方面的地盤意識,真正實行功能監管,“監管的問題不是簡單合並能夠解決的,關鍵是要轉變理念,理順機制。”

香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創始主任宋敏也認為,“按照功能來監管,是可以在現有框架下完善監管體系的。”

宋敏建議,頂層設計需要更新監管理念。“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監管形式的變化,最終是頂層的監管理念必須做出改變。我們到底為什麼監管,這個一定要想清楚。中間既有協調問題,也有頂層設計的問題。”

宋敏著重提醒,監管的本質是依法監管,要在法律的框架下監管,而不應該有過多的行政的幹預,應該更多地強調監管的專業性、獨立性。監管更多的是執法的過程,跟短期的波動應該區別開來。

(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註微信公眾號:騰訊財經(financeapp)。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新聞來源http://finance.qq.com/a/20151130/029435.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xku1yx45p 的頭像
    cxku1yx45p

    汽車貸款率利計算公式

    cxku1yx45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